五月份寫了一篇「我懷念的」,講的是台灣的好,今天來講講以色列的好,主要談的是猶太人。兩篇都是從人文社會方面切入,不處理經濟科技方面的成就,因為那方面小妹不專業...
中東人是好客的,如果你去阿拉伯人家裡作客,絕對不要先吃東西,因為他們會竭盡所能把你餵飽(忽然想到十幾年前我去中國西北時,回族人也是這樣)。至於猶太人,常用的問候語就有五句以上,包括ma nishma(有什麼消息值得聽聽?),ma shlomcha(你平安嗎?),ma kore(發生了什麼事?),hacol beseder(一切都好嗎?),也包括幾句阿拉伯語。以前在迦密山聚會處工作時,一天之中會碰到同一個人第二次,見面時沒有打招呼,就會被指正,那怕對方當時在和人說話也一樣。這種文化表現出他們很在乎關係和感覺,但也就意味著他們事情做到一半時,被打斷的可能性很高,在街上兩個司機停在路當中打招呼,按喇叭或問路的情形也很常見。
中國人常有人太多競爭激烈的危機意識,所以華人的特性是吃苦耐勞,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可以很低,但猶太人就是「好命」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申命記中曾經有這句「耶和華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,但居上不居下」,所以我認識很多猶太人,看起來不忙,常常在家,卻可以一直花錢。像我現在的房東就是這樣。有一部紀錄片,訪問二次大戰時期從歐洲逃難來到上海的猶太人,有位女士說到當時的上海虹口,街道很髒,沒有抽水馬桶,街道上黃包車夫光腳跑步拉車,生活得很苦。再加上關於大屠殺的電影中,很多當時生活在歐洲的猶太人學鋼琴,小提琴...這也讓我發現猶太人的「好命」。也就是說,他們觀念裡的人生是包含文化藝術的,不只是工作和賺錢,同時他們也有神的恩典過那樣的人生。
不過,我必須承認自己認識的有錢華人不多,也不太有機會認識貧窮的猶太人,像全職讀經禱告的極端保守猶太教徒,和容易有語言文化差異的衣索比亞猶太人。
接續著上一點,我猜想或許是因為他們在世界上人口少,所以他們珍惜每一個猶太人的生命,打分數從零往上加,而不是扣分的觀念。在他們的文化裡,很多鼓勵和讚美,很少責備和批評。這或許也與他們敬畏神的信仰有關,因為兒女是神賜的產業,不應該挑剔嫌棄。馬路上看著帶孩子的父母,即使跟著一大堆孩子,也還是充滿耐性,讓我覺得很難得,這或許也是猶太人的創意源源不絕的原因。
還有一點是蠻有趣的,猶太男人女性化,猶太女人男性化。也就是說,這個社會對男女角色和分工的刻板印象是比較寬廣的。猶太男人帶小圓帽,所以男人也買髮夾。他們上會堂時帶著裝禱告巾的漂亮絨布袋子,走在路上時像女人拿著手拿包。這裡的男人推娃娃車,讓孩子坐在自己肩膀上,牽著孩子在街上走,用奶瓶餵孩子喝水... 另外,猶太男人也跳舞,尤其是婚禮時。猶太女人呢?因為以色列男女都當兵,所以女生強壯也值得鼓勵。猶太人尊重神的創造,又旅居世界各地,所以高矮胖瘦膚色黑白的都有,也都能開放接納。也因為這是一個注重表達和辯論的社會,所以女人的意見也可以得到尊重,社會上成功的猶太女性也不少。
最後,同樣延續著上一點,猶太人的內聚力雖然強,可是不排外,這點也很難得。我與許多猶太人作朋友,發現他們都很願意認識外國人,想知道別人怎麼看以色列。以色列報紙的頭版常有國際新聞,從四川的土石流到印尼的地震。我有時在安息日開車,即使停車在他家圍牆外,也不會激怒他們。
所以,綜合以上五點,神帶領我來以色列,學習注重關係和感覺,體會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,學習常鼓勵肯定自己,自在地尋找自己的女性定位,也感受到他們對於與不同信仰文化的人共存的誠意。所以,雖然想念著端午節的粽子,還是很值回票價的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