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October 16, 2010

LTJ給耶穌的信 一 童年

「這是你的新護照,你現在叫做xxx,是xx國人,記得講話要帶點口音,你的工作是xx公司歐洲市場行銷經理」...電影裡都這麼演著
在以色列,因為阿猶之間的敏感性,想和本地人交朋友時,需要留意用什麼語言,戴什麼配件。對猶太人,請說希伯來文,戴大衛之星;對阿拉伯人(巴勒斯坦人),請說英文,戴十字架。不過,再怎麼樣,我們還在同一個時代,以色列的生活環境和現代化的程度和台灣算是差不多的。

耶穌,你呢?
『我的童年和當時其他的孩子沒什麼分別。我不記得自己天上的家,所以沒有什麼適應不良的問題。我們那時候穿草編的涼鞋,沒有自來水,每個人都有很多兄弟姊妹,因為大家都一樣,所以我的童年其實蠻單純而快樂的。』

那,你什麼時候開始記得天上的家呢?
『那是一個漸漸明朗的過程。每當我和家人一起過安息日,去會堂讀經敬拜,我都感覺自己對經文的理解和感情與大部分的人不一樣。』『對我來說,神是活著的,故事和誡命都只是引導我們認識神的方式而已,可是我發現大部分的人容易執著於那些內容,卻沒辦法單純地和神建立關係,互相對話。』

你的意思是說,你童年的時候,就已經可以和神對話?
『沒錯』
那麼你那時想起天上的家了嗎?
『還沒。我只是覺得自己與神的關係很好,很喜歡讀經禱告,和別人談論聖經的內容。』

那麼,你12歲那年的逾越節,對你有任何特別的意義嗎?
『嗯,那次是很特別的經歷。我知道今天的以色列,都為滿13歲的猶太男孩行成年禮(Bar Mitzvah),可是我們那時候沒有這麼明確的界線。我個人認為,我的成年禮是在那時候發生的,那年我12歲半。』
你那時在聖殿裡和教師們討論聖經,和父母分開了三天。
『沒錯,當我發現家人不見了的時候,我就和其他來過節的成人一樣,找地方過夜。我發現自己不害怕,而且在聖殿裡就像回到家裡一樣有親切感。』『最特別的是,當我見到我的父母來找我時,我甚至不想和他們回家。我覺得聖殿才像是我的家。所以我脫口說出了那句話「為什麼找我呢?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?」當我說出來的時候,我自己也很意外,我用了「我父」這樣的說法。舊約聖經裡幾乎沒有人這樣稱呼過神。』

那你為什麼選擇與父母回到拿撒勒呢?
『我還記得當自己說出這句話時,媽媽看我的表情。她的表情很複雜,有驚訝,疑惑,敬畏,還有不捨。我那時候開始感覺到自己和他們之間是有距離的,和神之間好像反而比較親近。可是,一方面因為我不懂自己為什麼會說神是「我父」,再加上媽媽那個不捨的眼神,我決定回家把這些事弄清楚。』

嗯,從你12歲半到30歲之間的事,我也很好奇。
『好奇寶寶,下次再說給你聽吧』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LTJ系列是蘇菲的新嘗試,希望藉此帶出「海外工作者」的遭遇和心情轉折。其中以第一人稱描述耶穌的部分雖經過有限的聖經原文及歷史查證,可是絕大部分都是個人揣測,請讀者還是要自行讀聖經並且建立自己的體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