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October 23, 2006

Testimony from Andre and Oleg



Andre和Oleg的見證

這裡現在有九個實習生,這裡並沒有神學院,但實習生在這裡有神學課程,也有生活教育,像是清潔,維修,粉刷等雜務。實習生來自世界各地,也有本地戒毒成功的信徒,Andre和Oleg就是其二。
Andre是個喜歡耍寶,肢體語言豐富的人,他生長在靠近中國東北的俄羅斯,因為吸毒弄到走投無路,所以申請來以色列。以色列政府出錢讓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回到以色列,所以他不需要旅費就回來了。來到以色列之後他繼續吸毒,多次出入監獄,也在監獄中被其他出入教會的人介紹,在教會中出入。他說自己常常早上來教會聚會,下午又在街上犯法弄錢來買毒,就這樣多次出入監獄。終於有一天他再次因為吸毒受審,他對自己說不能在這樣下去了,於是他禱告好讓自己可以進入勝利之家—由David Davis牧師開辦的戒毒中心。很神奇地,法院沒有判他刑,而他也很快地進入勝利之家戒毒。他在那裡待了一年半,算是結業了,然後來到迦密山之光當實習生。32歲,單身。
Oleg是另外一個來自俄羅斯的戒毒結業者,他看起來滄桑很多,我們當中有人猜他40歲,後來才知道他也才32歲,也是單身。因為我們語言不通(他只會說俄語和希伯來語),平時見面只有簡單的問候,有次與他同桌吃飯時,在座有人翻譯,他才說起他的見證。他也是長年吸毒,嚴重時在街上露宿,翻垃圾桶的食物來吃;也曾因犯法想買毒品而被揍 。
想到這些猶太人經歷怎樣的浪子生涯,但得以被主尋回,心中真的對神充滿敬畏,同時也盼望更多人可以為以色列的屬靈空氣禱告,讓人心中的空虛被真神和真理所填滿。

where I stay


我們所在的地方是迦密山上,山下是海法,一個靠近海邊的北方城市。由於這裡考駕照需要花很多錢,對他們來說算不小的負擔,所以帶著國際駕駛執照的我在此還算有用,當有人要跑銀行,超市,或下到迦密市中心另一個聚會點的時候,我就擔任駕駛。
因為這個原因,我已經摸熟了附近的幾個重要地點。海法大學就在5公里外,大學校區很大,有一棟27層樓高的建築,站在頂樓可以看見美麗的海法灣,和以色列與黎巴嫩的交界處。當我站在樓頂往北方邊境看時,我想像著在七八月間這片美麗的平原充滿著炮火,心中有說不出的感慨。
由於教會所在的地方地勢高(約海拔500公尺),在街上散步就可以看見北方的平原,一些特別的點還可以看見海法灣。駕車越過一個山嶺之後,整個北方平原和海法灣映入眼簾,無論白天或晚上,都是極美的景致。
身在以色列,就已經是極大的幸福。可惜這裡許多人還不認識耶穌,他們也為著生活和心靈空虛而煩惱,無法體會這樣的幸福。

Sunday, October 15, 2006

迦密山教會--第一次接觸


居住環境介紹
迦密山教會所在的土地上,有三棟建築物。最醒目的那棟半圓形建築就是主要的會堂,地下室包括兒童主日學教室,防空洞和一個禱告室,叫做以利亞的洞。我第二次來時住的建築物叫做迦密山之光,包括主要的辦公室,實習生的宿舍,大廚房大餐廳,Dani牧師的牧師館,和可以容納24個訪客的客房。第一次來,我只進入第一棟;第二次來,我只進入前兩棟;這次是第三次,我終於進入第三棟,完全是女生宿舍。宿舍分成兩層,各有一些房間,也有公用的廚房和客廳。有些房間有衛浴設備,有些房間沒有。
因為我在禮拜天晚上很晚抵達,所以我先住在第二棟的客房。可是因為我是志工,不是訪客(我們應該不用付房錢和飯錢,需要再確認),所以今天(週四)他們從女生宿舍中弄了一間給我,開始了我與蘇丹婦女的第一次接觸。
老實說,今天一眼見到自己房間的時候,十分鬱悶,想裝出很高興的樣子都很難。我見過其他義工的宿舍,雖然不大,但我所見到的是有衛浴也有衣櫃的。而訪客住的客房較大(因為都是兩人或三人房),有衣櫃,若沒有衛浴的房間也會有水槽和鏡子。不過我目前所在的房間(正坐在床上打電腦),沒有衛浴,沒有水槽,也沒有衣櫃。這個房間大概和我在教會的辦公區差不多大,除了一張床,一張小塑膠桌子,想放衣櫃也難。房間裡有一面大落地窗,外面是沒有紗窗的百葉門,再外面是園子。因為是地下室,外面看不到什麼特別的風景。我知道,我又要開始和在印尼時一樣,與蚊子奮戰了。

與蘇丹婦女的第一次接觸
迦密山教會收容了10個蘇丹來的婦女,帶著15個孩子。他們是從蘇丹南部的達爾富逃難來到以色列的。她們的丈夫必須待在以色列的監獄,直到確定他們的身份和意圖為止。這些婦女大部分說阿拉伯語,只有三個會一點英文。他們的孩子多半都還很小,所以不大會說英文。
我對她們的第一印象,就是黑。兩天前,有個志工邀我幫她們按摩臉及手腳,因為她們隔天有機會去探監,我才第一次摸到她們的皮膚,其實很細,不像我們對黑人的刻板印象。他們的手掌和腳掌都是粉紅色的,不像膚色那麼黑,她們也很愛漂亮,手腳都擦指甲油。我拿出香水與她們分享,她們也很歡迎。
經過第一天晚上幫忙抱小孩和搓腳皮,我發現自己很難記住她們的名字和臉。禱告後,想到可以拿相機去幫他們照相,再抓了個上小學的女孩幫我寫下她們的名字,現在我已經可以記得大部分的名字了,不過要認出小孩還需要一點時間。
這些婦女中,有幾個是基督徒,也有幾個是回教徒。因為我和她們還不熟,這些資訊都是別人提供的,希望未來可以較深入的瞭解。
今天當我搬進來的時候,我房間對門的Aida對我說,歡迎我搬進來,她也說,之前有個志工搬進來兩天,就受不了大家這麼吵而搬出去了。我開玩笑的說,我也很吵,我睡覺的時候會打呼。由此可知,她們還是有點擔心別人對她們的想法。下午我出去的時候,買了一盒小西餅與她們分享,希望未來這段時間大家可以相處愉快。(不時傳來孩子大哭聲,雖然我不受影響,但希望這群婦女們與孩子們能和平相處…)

這些天又陸續幫她們照了一些照片, 但還沒用讀卡機存進電腦,以後再與你們分享。

Saturday, September 23, 2006

五年半後重返曼谷機場


其實去年第一次從以色列回來時,去過曼谷機場,但之所以說這次是五年半後,指的是2001年初,我去雪梨三個月那次。那次和這次一樣,都要在曼谷機場等。上次等了12個小時,這次要等7小時。而且兩次都是一個人轉機。

不過,上次我以為12個小時很快過去,結果搞得自己很累。沒辦法安心看書的累,沒辦法放心休息的累,想看盡機場商店的貪心的累,一個人轉機又捨不得花錢的累。不過,累是有代價的,我當時為了省錢,飛雪梨先跑到曼谷去,比飛香港轉機便宜一萬元。一天省一萬元,還頗值得的吧!
這次我打定主意要讓自己輕鬆一點,所以一開始先找了家髮廊,其實不是髮廊,包括給你沐浴、三溫暖、剪頭髮,按摩,每一樣隔一小塊地方,蠻簡陋的。不過,機場什麼都貴,簡陋還是要350Baht,就是泰國銖,和台幣差不多大。好幾天沒洗頭了,昨天太忙,不敢洗。
洗好了頭,剛才在另一個地方有看到專門按摩的,可以去看看,因為坐飛機坐太久,腳沒有空間運動,很可憐。(長程飛機,又喜歡運動的人,一定要要求坐靠走道。所以我不能太晚去轉機櫃臺,可是太早又還沒有開始。)結果生意興隆,要等15分鐘,我於是利用這15分鐘去逛逛,原本想喝顆椰子水,但要100塊,捨不得。我一路禱告要找飲水機裝水,但看見兩三台都壞了。他們賣一瓶水也要好幾十塊。終於,我見到五年半前熟悉的地方,也記起在一個廁所門口有飲水機,果然讓我找到了珍貴的免費供水處,得意咧~
回過頭,還是去按摩囉!有分按腳的,按頭肩頸的…,也有分按15分鐘,30分鐘或更久的。看了看價錢,還是省一點的好,決定按15分鐘的腳,要250元。空間太小,沒有用水洗腳,只有用熱毛巾擦過。可能是因為15分鐘太短,主要是拍打和小腿的按摩,沒有拿起按摩棒(細小類似刮痧板的棒子)作腳底穴道按摩。不過我隔壁的人有被按摩棒伺候,大概他按得比較久。
就這樣,我在曼谷機場已經花了600元,接下來要去吃一頓,因為飛機還有四個半小時才飛。

當我在洗頭的時候,忽然很想向幫我洗頭的女士傳福音。可是我馬上想到的是,總不能就這麼硬生生的開口說「你知道耶穌基督愛你,他為你死在十字架上」吧!那就先開口和她聊兩句吧,說不定會有切入點。結果一開口,我們兩個人的英文就雞同鴨講,我想她應該比我不行,只聽得懂跟洗頭有關的英文,所以只在最後說了句God bless you! 真可惜!泰國宣道會要差派一個牧師家庭來台灣向泰勞傳福音,正在辦簽證,讓我們一同禱告促成這事吧!
泰國錢和我們差不多大,可是他們很多人要到外地賺錢,南部比較多回教徒,最近連續發生6起爆炸案,首都又發生政變。他們需要福音,相信神也正在這個國家動工。希望在他們得祝福的時刻,我們也參與在其中。

Thursday, September 14, 2006

我沒錢!可是老爸有錢

我是老么,看到這兩個字,應該想到的就是「敗家」(哈!雖然有點不雅,不過還蠻傳神的)

從小我就是個很有安全感的人,有一點點錢,就以為自己很有錢。還記得小時候二哥會故意說「好想喝可樂喔,可是沒錢」,我就會毫不遲疑的拿出僅有的一點錢,大聲說「我有錢!」
長大以後,身邊還是常有敢開口借錢的人,所以自己也實在沒啥積蓄。有陣子因為太瞭解自己,選擇乖乖把錢繳給父母,之後果然又再遇見借錢的人,這下子可以冠冕堂皇的推辭了...

信了主之後,當上了鴻源的「債權人」,我馬上聯想到「貪財是萬惡之根」,以後更是不再理財了。當今世界需要極大,明知有人吃不飽,還把錢存起來,實在無法說服自己。不過,如果看倌們以為這樣的笨人,一定會弄到自己沒有好下場,那...感謝主這不好的下場還沒出現。

兩年前父親過世,留了一筆現金給我作嫁妝,還有與兩個哥哥一同承接的一間房子。很快地,現金被我「移轉」到另一個地方使用了。我心想,再怎麼沒錢,如果真的找到了那個人,兩個人總是有辦法在一起過日子的。當時只留下第一次要去以色列的旅費。
去年底,我又有感動要去第二次,這下子真的沒錢了,神感動了很多教會的肢體為我奉獻,還差不多剛好。

今年原本心裡想:已經離開教會這麼久了,今年別再到處亂跑,乖乖待在台北吧!誰知再次有聲音在心中提醒,也確定出於神。那,錢從哪裡來呢?
去年底前往以色列之前,我已經請大哥著手賣房子,他期待的價錢比較高,我是很容易滿足的。出發前我心裡想,大哥開那麼高的價錢,大概是好事多磨吧,誰知還沒回台灣,就收到email說已經賣掉了。就這樣,我因為有兩個有錢的老爸(兩個現在都在天上了),所以又有錢去以色列了。

這篇文章,主要是要寫給關心我以色列之行的好朋友們看的。謝謝你們的關心。
我當然還是歡迎你們在財務上的參與,不過,我希望把你們的錢,用來奉獻給當地的事工。考慮考慮吧~

推薦一個好的理財顧問和保險業務員

這個人嘴巴很快,又很髒,他不是基督徒
不過,作為一個保險業務員和理財顧問,他還蠻盡職的

有機會跟他買了一個投資型保單,我問他:如果我現在要每個月存一萬,以後改成每個月存五千,這樣可以嗎?
他說了大概超過30句,我只聽進去兩點:1. 可以,2. 如果要每個月放,最少也要3000元以上
所以,我常常搶著問問題,而他就會說「我等一下就會說到了啦,你阿急阿!」

那天他來家裡談保單,我以為他會拿出三五檔基金,簡單說明一番然後要我選幾個,誰知他要我打開電腦,教我用他的部落格連結到分析基金的網站,教我看績效表,控股結構,公司和基金績效的比較表... 講了一大輪,然後他才問我,你想買幾檔,哪幾檔?
這個人的部落格值得去瞧瞧,因為他掛了一堆可以參考的網站,方便你使用。

不過,他曾經虧我「有些人的部落格是寫爽的,沒人看,你知道嗎?」我想,大概我的就是吧,所以如果有人想知道此人的部落格,請自行尋找donc的部落格吧!
能不能作富爸爸,就看你是否有強烈的意願認識一個會教你也會罵你的理財顧問囉~

Thursday, August 10, 2006

La Reine Margot 瑪歌皇后

最近不知為何,常常想到這部電影,1994年拍的。算算年齡,我那時在機構服事,還是常上電影院的時候。對這部電影的印象就是:色調很暗,血腥,露骨的性,和混亂。需要再看一次嗎?我很慎重地禱告詢問 神。

租片子回來之後也又禱告了一番。我相信有些道理可以透過觀影而得到,有次礙不住朋友的邀約,第二次去電影院看同一部片子的時候,先禱告,後來果然有不同的發現與感動。

因為片子談到的是法國的宗教改革和政治權力鬥爭,背景複雜,所以只就需要的部分作說明,並分享一點自己的反省。

當時法國境內有越來越多人改信新教,影響天主教的勢力(當天主教是國教的時候,納稅同時包括奉獻。一旦改教,這些人就不想納這麼多稅,而且政治宗教領袖的地位也動搖)。於是法國王室(天主教徒)就安排國王的妹妹瑪歌嫁給附屬國(新教徒的大本營)的國王,希望讓這個小國繼續信天主教。表面上看來,這是宗教的堅持,實質上完全是為了掌握權力。
因為舉行婚禮的關係,許多新教徒到巴黎參加婚禮。但婚禮後五六天,法國皇室就發動大屠殺,新教徒死了五六千人。天主教如何看待殺人這件事,在此時此刻似乎沒有人關心:如何保住既有利益,才是重點。
這個附屬國的國王後來在皇室的威脅之下,公開改信天主教。當他被放回統治的國家時,他又再次悔改,並得到人民的接納。影片中他對另一位也是因公開改教得以不死的同胞說了一句話:信什麼不重要,活著才重要。

當我思想這部影片對我的意義時,我覺得「要一個人勇於去死」真是難。
另一方面,我又很清楚明白, 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,就是要讓我們克服這樣的難,甘願而且勇於去死。劉德華唱「我和我追逐的夢,擦肩而過」,是我讀神學院時候的心情;眼看著自己喜歡的個人特質漸漸流逝,所追求的目標和價值又一一錯過,真的覺得自己正在消失中。但是同時,又驚訝於自己還可以如此活著...

使徒約翰說「主必興旺,我必衰微」,最後他被處死,身首異處。羨慕這樣的信心和生命。
「信什麼」很重要,靈性活著很重要,肉體可以活多久反而顯得沒那麼重要了。

-----謹以本文,記念在林口長庚昏迷的楊媽媽